Key :暴力美学 “菊”与“刀” “物哀” 悲剧情结
文/Vini_Kazma
第一幕“刽子手”
第二幕“迷途猫”
第三幕“宵里山”
第四幕“十字伤”
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①在《菊与刀》一书中运用文化人类学②的方法,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而“暴力美学”原指起源于美国,在日本、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电影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暴力美学”因不同国家(地区)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呈现出一种同型异构的多元化的风格样式和精神内涵。《浪客剑心之追忆篇》这部作品正是在“菊”与“刀”的双重性格影响下散发出不一样的气质。不同于一般以暴力快感形式充斥影像的作品,此片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芬芳,让你痴迷其中,观众往往惊叹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而无法对内容产生任何的不适。暴力以美学的方式存在,并非仅仅是残酷的表现血淋淋对肉体的摧残,如果暴力充斥全篇,无非就是视觉上的快感,暴力本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本片的处理使得暴力本身上升为一种美感
浪客剑心的漫画 最开始是初中在漫画书店借来看的
后来 实在太喜欢 就用零花钱买了一整套 厚厚的四大本 幸好那时候的漫画书不是很贵
于是 一遍一遍地翻看
很多情节 在现在这个经常失忆的脑子里 根深蒂固
想到宗次郎说——当我需要帮助的时候 你在哪里
想到志志雄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
然后到了追忆篇
比古清十郎说——春观夜樱 夏望繁星 秋赏满月 冬会初雪
还有那句——剑是凶器 剑术是杀人的伎俩
还有那个流派——飞天御剑流
还有那位带着白梅香的女人——雪代巴
不久前去一个动漫bbs,看到有人问:剑心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是什么呢?是他飞天御剑流的剑术?是他杀人时的冷酷,还是保护家人和朋友时的坚决?
对我来说,剑心的一切,就是他脸上的那个十字刀疤。
刀疤改变了剑心的一生,也造就了他的一生。
一个十字刀疤,一条代表了恨,一条代表了爱。
恨是因为他破坏了一个年轻武士的梦,夺走了他的生命,无法回到故乡和所爱的人完成誓言。
爱是因为他虽然夺走了她年轻时的梦,但却给了另一份真诚的爱情。
这个爱恨交织的印记,改变了剑心作为脍子手的宿命,却再也无法消失,即使是用另一份爱,另一份誓言。
但最后,刀疤还是消失了。
因为剑心消失了……
寂静的深夜,无眠,翻出很多年前看过的这部动画电影,心境却已经变了,
动荡不安的幕末,新旧势力掀起一幕幕血雨腥风,每个人身不由己,时代洪流裹挟中,要么成为一枚棋子作为杀人的利器,要么是献祭的牺牲品,清里,剑心,雪代巴,那些无名武士,甚至桂先生 。。
他是幕末最强的刽子手,令人闻风丧胆的拔刀斋,师傅为他取了一个刚毅的名字剑心!一个乱世中靠杀戮为生的人,
剑太锋利,所以易折,桂先生认为他需要一把刀鞘,那把最合适的刀鞘,就是他身边的女人,雪代巴 ,
清里的悲哀
雨夜
1、抱着剑睡觉的人,和说话带刺的人一样,被害妄想,以攻为守,只因为缺了一童年的安全感。
2、谢谢你。不懂我却愿意陪我,不躲,不问,不评论。
3、你知道刀需要有鞘吗?我有你就够了。
4、我当时没有表现出我有多幸福,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幸福的资格。你也许并不了解这个世上有一种人,活得很努力,却并不快乐的人。别的人,也许活着就好,他们却要让自己配得上,活着。
5、“你不杀人的时候好温柔。”可是温柔的代价是失去盔甲,对男人来说,没有盔甲,就是最大的恶。
6、恨的解药是爱
“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满月,冬会初雪,此情此景,怎么会有酒不好喝呢。”是曾经比古清十郎对剑心说过的话。比古和剑心是两种不同的人,他们都身怀绝世武功,但剑心是入世,比古是出世。剑心希望用剑在战乱年代解救苍生,而比古认为“御剑流虽然是除强扶弱的剑术,但是如果投身于乱世只能是被政客利用的杀人工具”。
很多人评价比古是一个意志消沉的剑客。我反而觉得比谷太过于智慧,他已经看透了世事,是一种道家无为的思想。政治本来就是双方的角逐,无所谓对错,你参与到一方,都会对另外一方造成伤害。选择中立过隐居生活不参与任何角逐,成为平凡的人,是比古的选择。而剑心选择了参与,所以也选择了一条痛苦艰辛的道路。以至于在他的中年也无法逃脱命运而重出江湖。剑心永远不能真正的做到出世和平凡。这就是胸怀天下的大英雄的悲悯,他与乔峰很像,很想逃离江湖,却永远无法离开江湖,最后用鲜血祭奠江湖。
剑心,是乱世悲剧英雄,就像乔峰一样,让人心疼,他们身边的女子注定就像阿熏和阿朱一样,成为另一个悲剧。
浪客剑心 追忆篇:引人入胜!剑心的自责与雪代巴的救赎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qiman56.com/pianduoduo/duoduo-57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