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不同的故事,却有着相同的主题,曾有评论说,那主题便是无常,我却不这么看,应该是执著的爱吧。那是我不喜欢,但是不得不为之感动的东西。远远看着,冷冷的,觉得美,却并不想抱在怀中,就是那样一种东西,让人觉得残酷。
“我求你,你冷静点,不瞻前顾后没有好结果,你已经被奴役,成为痛苦的灵魂,是谁给你带来痛苦,仁慈的菩萨啊!正是我…她的眼泪落在金币上”
影片的最开始,是一段日本传统的木偶戏,文乐,或者叫做“人形净琉璃”。三岛似乎写过这方面很多文章,我却没看过,据说多以由身份不平等而来的殉情为题材。那段文乐极为精细,人物宛如有了生命。文乐向来是不惮以木偶的操纵者与木偶同时出现在舞台上的,由此而来强烈的人被命运摆布的无常感,精致的衣物,没有表情的木偶的脸,由生动的动作,而带来了强烈的真实与虚幻交织的感觉。
在下面的故事里,你会不由觉得,真实的人生与戏台上的木偶,一般没什么两样。
松本和佐和子原是一对恋人,他们已经订婚,但是松本被社长看中想招为女婿,他的父母求他,他便抛弃佐和子,在婚礼上
束缚的红线。玩偶。
松本离开了婚礼现场,去接走女孩。
她试图为他自杀,吃下了太多药片。
活着,可是神智不清。
到处都是破碎的东西,蝴蝶,玩具。
女孩贡田自此之后可以用全部的精力来专心地做一件事情
松本救不了她,只能带着她,纵容她,去别的地方领回她。
然而红线坚不可摧。
他们以同样的步履和姿态向前走,不知疲倦,不分昼夜
由此路经别人的生活和感情。
等了几十年的女人。
每个周六的中午穿着相同的衣服带着做好的午饭等待
却认不出情人几十年后的样貌。
为了偶像刺瞎双眼的男人。
这样就可以不要看到她毁容的脸,只有爱,绝没有伤害。
可是他们都死了,红色以惊人的速度蔓延。
他们不会再来,她们会重新陷入另一场等待。
快乐的感觉,最后都疑似一场梦境。
枫叶是时候被埋进雪里了。
松本与贡田,他们只有彼此牵扯,相互摧残。
我们唯有这样的爱着。
北野武制造着岛国特有的幻觉,
促使我们在无对白的长篇行走中思绪过剩。
贡田笑了又哭了,后来松本也哭了,紧紧地抱着她
他们的眼泪甚至还弄湿了我纸上的字
她想起了什么,又想起了多少。
几年前看这部电影,只看过一次.到现在,还是只能唯一清晰的记得红线牵着的两个人.喜欢有一段,变得呆呆的女孩子坐在车边一个劲执着的吹塑料小球,那一段的音乐也很干净忧伤.
当我面对感情因为种种原因走到尽头时,也多么希望,能有一个人,陪着我,漫无目的地一直带着我走下去,有时候追求的太多,只会把自己逼到一个无法挽留的地步.
越来越觉得,人和人之间是存在一种缘分的,只不过很可惜的是,有些时候,这是一种孽缘,似乎是隐隐中牵引着两个人的红线.
看不到希望的两个人,一起走到了绝望的尽头,他们是真的看不到希望了.很喜欢这部残忍地美丽的电影.
一直不喜欢日本。
倒不单纯是全因为民族或者政治的情绪。因为我觉得这个民族做任何事都带着一股毁灭的味道。
讲通俗点就是很变态。
昨晚看了《玩偶》。
北野武的故事如同这个民族一样有一股得不到就要毁灭的意思。
佐和子躺在精神病院,有个镜头是只断翼蝴蝶,它少一半的翅膀,正如被活生生撕开的爱情。
我不喜爱,却还是流下眼泪。
《玩偶》这片子,就像是能让人很HIGH的毒。
晓得会死,却还是让人奋不顾身。
大家好呀, 这期电影解读带来我在同一周刷了三遍的日本电影,2002年北野武指导的《玩偶》。
脱稿随便聊,将影片中的三段人物线拉出来,分析导演通过三个凄惨的爱情故事,究竟想表达什么现实问题。
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解读视角,欢迎和我讨论哦!
[视频]
做了一期电影剪辑,配乐是 滨崎步的《Dolls》,这也是她在看完本片后第一时间找北野武要授权创作的歌曲,我觉得非常合适了。
[视频]
歌迷与偶像:忍不住想知道现在的你是否安好,又不想破坏心中完美的你,我能做的只有为你奉上我的双目!
大佬与初恋:桃花依旧,可我却已不是当年你爱着的那个纯真、善良的他,这也许就是你认不出我的原因吧,毕竟现在的我连我自己都不认识了!
流浪的二人:在我于痛苦的泥沼中挣扎时你无动于衷,有些人,有些事,迟了一步,便永远都赶不及了!
我们都是玩偶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qiman56.com/pianduoduo/duoduo-34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