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本身是个很少看战争片的人,但因为看到演员阵容加上很想去看电影的冲动,还是选择去看了电影。故事情节就是建桥桥被炸了再修桥通俗的说。
整体说看得我很压抑,但电影中人物的口音还是挺好笑的。剧情里领导派下任务让三连修桥,邓超作为队长答应了因为生气冒出别人听不懂的方言。他问人家听得懂他说话吗,因为手里拿着水瓶结果人家回答了一句我不渴真的把我笑坏了。
电影按照不同视觉展现了同样的事件,一开始我还感到这就很没意思。但看到后来很有代入感,我就说几点我印象深刻的点吧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了致敬历史与英烈,电影《金刚川》于10月23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根据真实历史“金城战役”改编,讲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就在这时,金刚川上的桥梁全部被美军炸毁。为了能让主力部队在第二天早上五点过桥,准时到达金城作战。志愿军们要在美军的监视下修起一座通往前线的木桥。虽然敌我双方武装悬殊,但志愿军们依然在物资匮乏
是我一直期待的题材,志愿军那种对抗世界的勇气和牺牲令无数国人敬佩,立国之战当之无愧。可惜电影让人失望。我给电影本身的分数更低,又实在不想给第一部我看到的大荧幕上的抗美援朝电影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聊聊电影本身。
1.画面和环境没有将我拉回到那个年代,感觉上这可以是发生在任何时候,没有那种回到朝鲜战争的感觉。
2.多角度讲一件事情在本片上面意义不大,既无推动情节,又未烘托气氛。前两段甚至很无聊,第三段是及格的,因为有人物性格的塑造,这样你对人物能够产生感情。
当听到讲述抗美援朝的《金刚川》要上映时,其实我是很期待的。我小学时就读了一本讲抗美援朝的书,大部头,五六百页,挺厚的,带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感动。尽管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但很多情节我还记得很清楚。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一路凯歌,攻到釜山,但战线拉得太长被美军从仁川登陆,拦腰截断,人民军又一路快被打到鸭绿江边,金日成请求中国援助。
选帅时,原定的元帅林彪装病不出,毛主席改用“谁敢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把彭德怀元帅从大西北调到东北,带着第一批38,39,40,42,50,66军进朝鲜。
There is nothing we can stop them.
[金刚川]
仔细想了一下,这好像是第一次在电影院线看有关韩战背景的电影。如果没分析错,本片的产生肯定也和现实中的中美紧张关系有点联系。多少是回答“命题作文”的意思,况且回答的还明显不走心、很尴尬。当然,这个“不走心”也只是我的主观狭隘偏见而已,肯定也有人会被感动到泪流满面;只是观影这么主观性的活动,每个人都有权依照自己的喜好、判断给出自己的分数,而不应该因为某种题材、主题而不能给差评,否则还谈什么“自信”?
说回电影
真的还不如拍成个风光视频吧。山明水秀倒也不错。第一段的不明所以,毫无聚焦的叙事方式直到导演点下复读键开始才发现是下意识的欲盖弥彰。随后导演开始了第三次的复读。其实多视角重述的表达方式并不罕见,特别战争题材更容易令人第一时间联想到敦刻尔克,但是多视角的复述更多是为了展现全貌补充更多信息而做的1+1+1>3的数学题,本片的三次复读完全把影片拖入了垃圾时间,平乏的第一次实叙,展现敌方英勇斗志的第二次描绘,中单solo的第三次解说,看完甚至产生二打一被反杀两个会不会玩的错觉
“金刚川”主旋律商业电影的反面教材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qiman56.com/pianduoduo/duoduo-1178.html